舆情处理 舆情处理

「邮政舆情处理」应对网络舆情事件规律的重要

日期:2019-06-21 05:27:48 / 人气: / 发布:admin

文章原标题:邮政舆情处理应对网络舆情事件规律的重要启示

草拟舆情处理方案准备工作(一)攻克舆情复杂性与外围地带

草拟舆情处理方案准备工作 邮政舆情处理

舆情事件的信息会经过网络传播迅速扩散,如果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回应处置不当,会产生二次舆情,这要求提高对舆情复杂性的认识,从客观上进行实质性的回应,首先寻找舆情产生的内因并有效解决。例如,魏则西事件、如家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和雷洋案中,知乎、微视频等游离在舆论主场的时政信息外围或边缘,设置了公众议程,影响舆论流向。

(二)准确把握与解读政策舆论场

舆情应对触及各群体利益,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等,复杂多变,带来负面效应。例如“年薪12万属于高收入须多缴税”等属于由新政策出台或不实猜测而引起的舆情。国办80号文件也强调:“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、影响市场预期等重要政策,各地区各部门要善于运用媒体,实事求是、有的放矢开展政策解读”。政策舆情应对是一道综合考试题,考验着社会各界的解构能量。

(三)扩大对于治理工作的共识

近年来,警察、媒体人、法官、医生与律师在网上争论较常见,对此需要建立和维护职业群体公共理性良性互动的秩序。这种现实是治理理念落后所致,问题的深层仍在于扭转社会治理创新思路,从体制机制上畅通社会利益诉求渠道,维护好社会和谐、公平正义与市场活力。在日渐活跃的舆论场中,要努力缩小社会隔阂、扩大社会共识、平衡群体间关系,形成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。

(四)“互联网+政务”大数据推动创新

进入“互联网+政务”时代,政务新媒体成为有关部门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的有力抓手,在基层尤其如此。“线上线下”双管齐下才能实现社会治理微循环。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,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作用。

同时,互联网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创新,不仅大大节约了社会治理的时间、资源和人力成本,而且建构了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模式,走向开放式治理、动态治理、精准治理、网络治理、协同治理。只有把握大数据时代特点,革新治理方式,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和环境变化,不断提高舆情应对能力,实现创新发展。

来源:舆情处理